中国神华“回购秀”何时休
此次普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阻力,需要普查员一一化解,也需要明确的配套措施,提高被普查对象的配合度。
预计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沧州、邯郸、邢台、衡水市,山东省济南、淄博、德州、聊城、滨州等城市空气质量会连续3天达到重度污染,部分城市在一定时段内可能出现严重污染。同时,针对北京市机动车污染较为突出的问题,环保部还组成3个工作组,会同北京市环保局,重点针对重型柴油车污染控制装置造假、尾气超标排放、柴油车尿素使用等情况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测,11月3日至6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持续静稳天气,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部分城市可能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环保部已派出8个督查组开展专项督查,重点检查各地政府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情况。环保部紧急部署,向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省(市)人民政府推送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情况,要求各地及时发布相应级别的重污染天气预警,切实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减排、限产、停工等措施。督查组将重点检查各地政府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情况,并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核查。目前,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廊坊、保定、衡水、沧州、唐山、石家庄等城市已经启动重污染天气三级响应(黄色),河北省邢台市启动二级响应(橙色)。
环境保护部2日通报,3日至6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持续静稳天气,部分城市可能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影响范围包括京津冀中南部和山东西部。预计6日起,区域受新一轮冷空气影响,扩散条件转为有利,污染带自东北向西南消散。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11月2日公布。
针对工业污染,《规划》严把产业环境准入门槛,规定104个工业区块外原则上不得新建工业项目;钢铁、建材、焦化、有色等行业的高污染项目,一律禁止建设;石化化工和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制造业新增产能项目的,一律严格控制。3000个项目调结构环境污染问题,根子在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上。据张全透露,涉及《规划》的64个重大项目投资约为1800亿元,将通过市区两级财政、企业自筹、银行贷款以及社会投入等多元投入机制予以保障。流动源污染,也是产生PM2.5的主力。
针对农业农村污染,《规划》主要瞄准养殖业和种植业。尤其是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壤实施重点保护,逐步淘汰区域内的有色金属、石油加工、化工医药、皮革制品、铅蓄电池制造、电镀等项目,严格控制在优先保护区域周边新建可能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项目。
摆脱恋煤情结用新能源《规划》明确,上海十三五环境治理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大气、水、土壤等三个方面。《规划》还提出要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土壤治理修复的主体责任。力度之大,近年来罕见。上海将全面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完成30余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和新建、扩建工程,至 2020年底,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60万立方米/日,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5%以上。
《规划》强化了新建项目土壤(地下水)的环境影响评价,防止新建项目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新的污染;严格控制向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排放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以及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的建设项目。至2020年,上海要基本消除黑臭河道,完成1000公里中小河道的综合整治。根据《规划》,水泥、有色金属冶炼、再生铅、再生铝等11个行业将整体调整;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电镀等严重污染环境的十小工业企业要全面取缔。2017年底前,上海要实现在用集中式水源地一级水源保护区的封闭式管理,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要清拆整治。
把住了准入门槛,下一步就是清理门户。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环保果断的大手笔背后,彰显的是上海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一如既往的决心,以及对历史机遇的洞察。
此外,诸如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强度高,污染预防和治理能力仍显不足,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较重、养殖总量和种植强度较大、建设用地比例过高等问题,短期内较难得到根本解决为此,检查组认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政府环保责任的红线。
严在何处?法律实施效果如何?这些问题民众关心,法律的立法机关也高度关注。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多次强调,一部好的法律不能成为纸老虎,要让它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了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小标题)追责2015年,环保部公开约谈了15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2015年至今年6月,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环境资源类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共计16.7万件,审结14.8万件;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23件,审结61件,有力打击和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福建、浙江等地改进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大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比重。
为此,检查组建议,要深入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环境执法工作机制,充实基层监察执法力量,提升执法人员能力和水平。新环保法实施以来,一系列行动有力推动地方政府落实环保责任。
内蒙古、山西、宁夏等17个省份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的要求,明确了各级党政机关和有关职能部门的环保责任。同时,检查组建议,要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力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依法落实环境保护责任。
今年6月至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河北、山西、黑龙江等8省区开展了新环保法执法检查,并委托其他23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新环保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发现新环保法实施一年喜忧参半。基层环境执法人员少,业务能力弱,技术支撑不够,经费保障不足,不适应繁重的监管任务。
新环保法实施一年多来,环保部门充分运用新环保法赋予的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手段,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的环境监管执法,各地普遍建立了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小标题)司法新环保法实施一年多来,环境司法不断强化。但检查组同时发现,当前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有待健全,一些地方存在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现象。为此,检查组建议,要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健全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加强环境司法队伍建设,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强制执行力度。
2015年到今年8月,各级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9693件约1.4万人,提起公诉约2.9万件4.5万人,立案查处环境保护领域涉嫌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1939人。2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从2015年到今年8月份,全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1163件,查封、扣押案件8647件,停产、限产案件4990件。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发现,一些地区环境执法监管不到位,覆盖面不全,执法偏软。(小标题)执法长久以来,环保执法过松过软深受诟病。
最高人民法院和15个高级人民法院设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自2015年1月1日以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中国新环保法实施已1年有余。
2015年,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9.7万余份,罚款超过42.5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17%和34%;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环境污染犯罪案件603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万余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42%。但检查组发现,有的地方考核问责机制不健全,压力传导层层衰减;有的地方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环境监测和执法,地方保护现象仍然存在;相关部门环保职责不明确,被动应付、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部门间缺乏协调配合,信息难以共享,执法合力不足最高人民法院和15个高级人民法院设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为此,检查组建议,要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健全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加强环境司法队伍建设,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强制执行力度。
自2015年1月1日以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中国新环保法实施已1年有余。2015年,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9.7万余份,罚款超过42.5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17%和34%;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环境污染犯罪案件603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万余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42%。
(小标题)追责2015年,环保部公开约谈了15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2015年至今年6月,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环境资源类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共计16.7万件,审结14.8万件;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23件,审结61件,有力打击和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基层环境执法人员少,业务能力弱,技术支撑不够,经费保障不足,不适应繁重的监管任务。福建、浙江等地改进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大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比重。